当我们陪孩子的时候,我们在玩什么

我们家的蒙特梭利式玩具房和活动室布置基本完成,感兴趣的朋友点这在家打造蒙特梭利式的儿童房,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我的参考理念、构思流程、具体实施分类和收纳建议以及家具推荐。

这篇说说陪玩,玩什么怎么玩,和保持房间整洁方面的心得。

***

在家亲子游戏时光三个境界:

1 带玩

目的性引导玩

家长提前设计游戏内容,全身心投入的带领引导游戏,有目的性的引导游戏走向。比如开放式的玩具,在最初引入阶段需要家长给示范一些基本玩法,或者小朋友玩到一定阶段陷入瓶颈觉得没新意没意思了,家长就要重新引导发现新的玩法。当孩子年龄稍微大一些,家长有目的性的带着玩一些促进精细运动发展、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等的游戏。

这些游戏对家长来说可能要稍微动动脑筋,对孩子来说就是玩。

比如我最近喜欢带哪吒做“项目作业”(Projekt),这个灵感来源于德国朋友小孩的小学作业,正好最近哪吒处于“十万个为什么”阶段,经常问到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我想,把查资料的过程变成亲自互动的过程,我带着他一起查,一起总结得出结果,但这个结果怎么样不重要,要设计好流程,不能太繁琐也不能太简单,保持他对事物好奇的态度,和对探寻结果这一过程的兴趣。刚开始阶段主要是我来引导他做,慢慢他就开始会主动要求打印照片剪贴图片和排版。

上图分别为:Projekt花园鳗是什么,Projekt冰棍长什么样子,Projekt老虎吃什么

这些游戏也可以很简单,只要抓住孩子现阶段的兴趣点稍微做延伸,准备工作一般不超过5分钟,基本是家里有什么用什么,玩的过程中要跟他解释一些浅显的现象原理,更多时候让他自己来动手尝试和观察。很多蒙特梭利教具都可以通过家长引导带着孩子diy手工来完成,不需要买太复杂的教具,家里有什么用什么就地取材。

上图:调色游戏,观察颜色溶在水里和冰里的反应

上图:白熊企鹅破冰捕鱼

上图:引导木棍装盒

注意,设计好的游戏孩子不照“游戏规则”玩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切记最最重要不是孩子“学”到什么,而是“玩”得高兴,享受亲子时光,让他们慢慢对这种游戏形式产生兴趣,通过多次试验更了解流程,知道接下来要期待什么。所以虽然是引导性,但家长一定要适当收起控制欲,引导两次不成功不要强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玩下去,也许能发现更多乐趣。

2 陪玩

观察和适时提供帮助

1-4岁的大部分亲子游戏时光都是由这种性质的陪玩组成,孩子在玩,家长在旁边陪着。你以为他能自己安静的玩一会,一起身要走,他马上叫“妈妈妈妈陪我玩!”,你以为他想让你跟他一起玩,好心帮他插上乐高,没想到他大怒叫到“妈妈不要不是放在这!”,这熊孩子真难伺候。

根据我长期斗争经验总结,正确的陪玩打开方式是这样的:我会跟他们同一高度——都坐椅子上或地上,相距一米以内,看着他们玩,无论玩成什么样,我尽量不插手,不吱声,就算他们把城堡搭成大桥那么长,就算积木总也搭不上一直往下掉,我都忍住我管事儿的双手,静静看着。看着他们的表情,一旦表现出不耐烦,丧气的时候,就可以开口试探性的问:“需要妈妈帮忙吗?”或者有时候他们会主动要求妈妈帮忙,这时候就要以拯救地球的姿态出现,淡定的搭好积木,然后再灰溜溜的散去。

上图:木质轨道开火车

上图:字母拼图

上图:贴纸书

除了孩子主动找东西玩,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长可以提前准备好玩具或材料,摆放在桌子上,孩子看到有兴趣自然就会动手实践。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玩法,有时候会找一些生活中的自然、安全的材料给他们玩,让他们自己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它也符合蒙特梭利“有准备的环境”这一理念。

上图:磁铁拼图

上图:认识皮筋

上图:拼乐高Duplo基本块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不要随意干涉,只要孩子没有发出求助信号就不伸手不张嘴。常见的错误场景比如孩子在拼图,旁边的大人急于拼好恨不得每块都亲自拼上,比如孩子说画个花,大人在旁边不断递颜色说画个红的吧画个粉的吧,别画黑的啊不好看。随便打断干涉是扼杀专注力的利器,也会阻碍孩子自己探索建立事物联系。

哦对,对于家有俩娃的家庭,妈妈在这一步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工作:看着俩别打架。

3 看玩

自主玩不干涉

这一定是很多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境界,孩子自己在屋里玩,家长可以自由的去做些别的事情。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孩子年龄越小,这样的时间越少,也越短暂。其实自主玩也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孩子正是从无数次的带玩和陪玩中学习自己玩,他跟大人带玩的时候学习一些玩的方法,并且从不被干涉的陪玩中学会专注,才能慢慢自己独处一室玩上十几甚至几十分钟。

我们家一般自主玩的时间是我做饭的时候,我有时候会给他们准备好玩具摆在地上桌子上,有时候他们主动钻进某个屋里玩好半天,我就在厨房安心做饭或做别的事情,时不时偷偷跑过来看看他们有没有把房顶掀开,或者有时候他们问问题我会隔空喊话,反正只要俩人没有打架大哭,我就不用干涉。这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房间一定要是绝对安全的,包括玩具和房间里所有他们能够得到的东西,切记切记。

上图:听点读笔唱歌

上图:画画

上图:搭积木

这三个境界不是严格分开的,经常是穿插着来,自己玩一会,家长带着玩一会,时不时要帮个小忙,或者引导一下讲讲道理。

好了,具体玩什么,玩具选择心得和玩具推荐期待下篇更新,另外手工diy小点子也会继续不定期更新。幼儿绘本推荐见之前文章《0-2岁绘本推荐》。

***

这么整洁的布置风格,我想很多爸妈第一个想法是:

这能保持多长时间?很快又得乱了吧?

儿童房游戏房不是样品房,玩具是玩的不是看的,会乱是肯定的,所以得有人收拾,是孩子收拾,大人收拾,还是一起收拾,这就有技巧了。

如果是抱着反正都会乱的想法,那一定是会越来越乱,玩具越堆越多。上一篇《在家打造蒙特梭利式儿童房》刚一发布,就有发小儿来吐槽我学生时代那乱中有序的书桌,那些陈年往事都不要再提了,咱们看看美好的现在和未来。正是因为我在混乱中生活过,才知如今整洁清爽的可贵,尤其是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审美培养的重要。确实在生蹦蹦前后那段时间我家里也非常混乱过一段,那段时间是实在没有精力收拾,连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在乎整洁呢是吧。现在体力基本恢复,孩子们也开始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跟我一起维持家里的整洁了。

俗话说有规矩才能愉快的玩耍。

按照我的观察和经验,如果孩子在一岁半两岁以上,如果作为家长能适当的制定规则,并且一直坚持执行,那么这个画风是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的。这么大的孩子已经能初步懂得因果联系、有空间感概念和基本的动手能力,适当的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使他们对环境更有安全感,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

什么是合适的规则制定呢?

就是别太松别太紧——规则太松比如放任孩子玩,玩完了命令他全收好,这明显是个没法实现的规则,学龄前的孩子没有那么长期的记忆,所有玩具从什么地方拿的怎么归类,当满地摆满玩具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无从下手,当然就不会主动收拾好;规则太紧比如限制太多,某个玩具不能怎么玩,要么会把地弄脏,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会畏首畏尾不敢动玩具,从而失去兴趣,玩具柜慢慢变成展品柜,他只会去拿那些限制少的玩具。

哪吒幼儿园的规矩是一次拿一种玩具,玩完收好放回再拿下一种。我在家里制定的规则是,一次最多可以拿两种玩具,可以先后玩或同时玩,想要拿新的玩具玩就必须把之前拿的先收好放回。对于哪吒不用每次说太多,让他收好放回他自己会记得怎么收放在哪,有些复杂的玩具我会帮忙一起收,但必须他主导,我只能帮他归归类或者腾出地方好放。蹦蹦还小,我会一边跟他一起收拾一边给他讲什么东西怎么收,收好之后他来端回柜子上,我帮他码好。

规则制定好,每次玩完都要强调,一刻不能松懈,一旦松懈下来,后果不堪设想。研究表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平均需要30天,而破坏它只需要1天。家长呢,不是收拾的全身累,就是唠叨的嘴累,有时候也想,懒得一直念叨他怎么收拾了,任他玩吧,玩完我再统一收拾,可是每次收拾的时候又很后悔怎么没让他养成好习惯。

严格执行规则这段时间以来,我感觉很满意,儿童房玩具房能一直保持整洁,而且孩子们玩起来也更有规矩,正因为有规矩所以更能愉快的玩耍。孩儿他爸周仙生有次跟我说,他偷偷看了一会哪吒在书房玩,看完一本书会放回去再拿下一本,拿某个玩具把旁边的碰乱了还会主动扶好,一堆积木玩完知道放回篓子里放到柜子上。我想这是我的哪吒吗!在我面前经常是耍赖不爱收拾的样子,每次让我费无数口水,搞得我还经常怀疑他是不是心智还不成熟没法自己收拾。原来的不会都是装的

以上个人经验,希望对你们有些用处。

***

基本的收纳整理使用保持说完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介绍我的玩具选择推荐和亲子游戏创意了。

敬请期待哦!

*如果喜欢欢迎转发支持,如果有话对我说欢迎评论留言。

祝好,

小聪

Werbung

Ein Gedanke zu “当我们陪孩子的时候,我们在玩什么”

Kommentar verfassen

Trage deine Daten unten ein oder klicke ein Icon um dich einzuloggen:

WordPress.com-Logo

Du kommentierst mit Deinem WordPress.com-Konto. Abmelden /  Ändern )

Twitter-Bild

Du kommentierst mit Deinem Twitter-Konto. Abmelden /  Ändern )

Facebook-Foto

Du kommentierst mit Deinem Facebook-Konto. Abmelden /  Ändern )

Verbinde m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