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报纸第二期 | 西游记

图灵报纸第二期如约跟大家见面啦,这一期主题是”西游记“,祝大小读者们阅读愉快。

先来看看本期内容,然后给大家简单介绍我们这期的制作流程,最后给新来的朋友们讲讲图灵报纸的故事和如何加入图灵小队出版社。

*

出版信息

图灵小队出版社

第二期导读

第一版

头条 猴王出世 周若宇

访谈 西游记人物 周若宇 周奔逸

专栏 蜘蛛精的故事 余思危 余思远

西游记兵器库 周若宇

推荐 西游记绘本 晶晶

一起读 猴哥

第二版

图灵小队新队员投稿 陈珞萱 珍珠 Connie 文新

找宝物 周若宇

猜猜看 小聪

乐高数独 翰理

走迷宫 小聪

人物涂色 周若宇

订阅方式

电子版 网站阅读

纸质版 邮寄到家(请留言或联系羊小聪微信)

其他游戏下载

定价

电子版 免费阅读

纸质版 10元人民币(含彩色双面打印报纸一份,平邮信封和邮寄费用)

*

做一份报纸

今年4月初,我们做了第一期图灵报纸

两个孩子跟着我一起,体验办报纸的乐趣:项目策划,确立主题,任务分配,小组讨论,编辑故事,制作插图,设计出刊,发布售卖,打印分装,邮箱投递,以及后期收集意见反馈,整理改进方案。

第一期创刊号总结

创刊号在网站和公众号发布后,得到了身边家长们的积极响应。除了在网站免费阅读下载电子版报纸,也有很多小读者选择纸质版报纸,体验纸张拿在手上的快感。我们卖报得到的收益,除去打印邮寄成本(也没剩多少了),都已存入图灵小队基金,会用在报纸编辑和未来加入图灵小队的小编辑身上。这里也感谢四位妈妈为我们的基金捐款,让我们更顺利的运营下去。

第一期结束后,我们通过自己总结和反馈意见,讨论决定下一期报纸增加小编辑投稿专栏,版面扩展为正反面两版,语言改为中文版,德文版只在特辑出现,增加互动游戏栏目,增加小任务栏目,策划大艺术家小艺术家互动项目。

第二期前期策划

5月初,图灵报纸第二期正式开启。

主编周若宇(哪吒)小朋友建议定主题为”西游记“。

各编辑开始就具体内容出谋划策。

小聪负责宣传图和准备给特约小编辑的任务卡。

哪吒负责访谈栏目。

蹦蹦负责专栏。

小聪发布任务卡,收集小编辑们的投稿。

第二期报刊编辑

开会讨论确定各版内容。

各编辑画宣传图,确定头条故事。

蹦蹦的专栏没想出文章,临时被撤掉,改为投稿内容。

主编画游戏环节需要的图片。

小聪编辑样刊,确定两版版面内容,和新增电子版游戏项目。

周仙生校对。

第二期发行准备

成员通过确定终稿内容。

打印样刊,最终校对。

打印正式版。

准备网站发布和接受纸质版订单,哪吒负责包装和邮寄工作。

*

品牌故事

图灵报纸

用儿童的语言讲故事

思维 童趣 想象力

图灵报纸是一份有趣的儿童报纸,由小朋友们参与编辑,在脑洞大开的同时,培养逻辑和项目思维能力。图灵报纸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命名,寓意科学性、逻辑性、前瞻性、实践性。我们希望通过每期报纸,给小读者们呈现一个个动态的灵感来源,并从中得到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

运作方式

图灵报纸是一个非盈利性自出版刊物。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尽量多的参与其中,给孩子们提供灵感,鼓励他们脑洞打开积极思考,体验一个设想从萌芽到实现的过程,从中感受逻辑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思维。我们同时也希望给小读者们提供一份有趣有内容,可读可玩的报纸,让小读者对阅读产生兴趣,尝试主动阅读简单的文字,并从中获得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电子版发布在小聪个人网站供免费下载阅读。

纸质版只收取打印和邮寄成本。

坚持提供纸质版报纸,是因为我们都体验过收到信件的快乐,和纸张拿在手上阅读的踏实感。我们也想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不仅可以随时阅读,还可以用彩笔在上面完成互动写写画画。

虽然不为盈利,但仍然决定象征性的收取费用,因为我们想给孩子们传达版权意识和劳动所得的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获得成长的同时也会获得物质上的回报。所有得到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我们会作为图灵小队基金,全部用在未来参与图灵报纸编辑的孩子们的身上。

图灵小队

图灵小队是图灵报纸的出版社,主创团队4人,主编周若宇(哪吒5岁)和周奔逸(蹦蹦3岁),技术指导羊小聪(商科背景平面设计师),后勤保障周仙生(商科背景内控专家)。

每期都有新的成员加入,小朋友们以自己擅长的方式——画画,写故事,做手工等——给我们投稿,采用之后正式加入图灵小队,不定期会举办线上线下小编辑活动。

如果你是4-10岁的小朋友,你喜欢写写画画,或是创作了有趣的故事,欢迎联系我们投稿。

你的画可以是任何形式,你的故事可以是中文或德文,可以是自己手写的或是口述由爸爸妈妈代笔,我们非常期待看到你的作品。

欢迎加入图灵小队,一起用儿童的语言讲故事。

图灵小队欢迎你的加入!

祝阅读愉快,

小聪

Werbung

A WORLD OF YOUR OWN 创造自己的世界 | 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存——最棒的美术启蒙

这篇文章推荐一本我喜欢的儿童读物(之最,没有之一),送给创意天马行空的孩子们,也送给想要给孩子开展美术启蒙却无从下手的家长们,相信这篇推荐分享会对你有些帮助。

两年前分享过一篇0-3岁绘本推荐,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思维更有系统性,四岁以后,我会针对自家孩子的爱好,选择故事稍微复杂一些,画面更有感染力,更能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绘本书籍和手工书。

市面上很流行”工具书”类型的绘本,就是让孩子在绘本中学到一些生存技能,比如“礼貌”“情绪管理”“认识自我”“使用工具”等等,而对于审美和创造力培养的书籍很少,或是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审美培养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些技能的培养,都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习得的,而对于发现美的技能,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开发。

好的绘本,首先是给孩子看的,图画不会过于复杂,却能很好与文字结合,富于情绪和感染力,让孩子思维能无限发散。好的绘本也是给大人看的,让我们合上书后还能回味,审视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从而更好的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创造你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绘本,是唯一一本我推荐给家长们一定要看的绘本。

这篇文章里你会读到:

  • 绘本《创造你的世界》
  • 亲子共读正确打开方式
  • 儿童美术启蒙心得
  • 插画师网站和创意书籍推荐

*

绘本《创造你的世界》

  • 出版信息(中文版):

书名:创造自己的世界

作者: [英] 劳拉·卡琳 / Laura Carlin

出版社: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A World of Your Own

译者: 郎子 / 浪花朵朵 编译

出版年: 2018-5

  • 作者介绍:

劳拉·卡琳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画风有点“另类”的英国绘本作家。她完全不在意细节的描述,所以常常给人未经专业训练的稚拙感。在抛弃了对客观世界经验性的描述后,她更自由地运用主观情感表达,她画面中那些造型很随意的小人,却形成强大力场,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流畅的诗意状态。

  • 内容简介:

如果你想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它会是什么样子?

你会用砖头、海绵还是果冻来建造房子?

你会给卧室装一扇大大的窗户,并用一个巨大的滑梯代替楼梯吗?

那里的商店会卖信封、糖果,还是给超级英雄穿的鞋子?

当你去找朋友玩的时候,你会选择走着去,游着去,还是跳着去?

当你创造自己的世界时,要时刻准备好思考这些“大事”,然后根据这本书里的提示,准备一张纸,几支笔,以及几个常用物品,一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马上就跃然纸上啦。

在这本书中,劳拉·卡琳用天马行空、充满想象的思维方式,将陶艺、布艺、立体实物等多种画材糅合到一起,诠释世间万物。

*

亲子共读正确打开方式

创造自己的世界,我们大人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脑袋里很快闪过的概念无外乎类似”衣食无忧““一夜暴富””环游世界“”和平与爱“这样美好生活的愿景。然而孩子眼中的”自己的世界“不仅如此,它比我们能想到的还要绚烂美好得多。

谁说绚烂美好的视觉感受一定要精湛的画工来呈现?你只要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你看那只用吸管喝水的兔子,看那如音符一般的火车轨道,看那毛绒蓬松的狮子,还是躲在毛线球里的猫?看似没有精雕细琢,没有炫技的笔触,它们的魅力来自于充满想象又直击事物特性。

“嗨,我是劳拉。”

排队的时候,你也会跟我一样感到无聊吗?试试在鳄鱼的尖牙上行走怎么样?

怎样才是最好玩的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方式呢?”气味疗法“了解一下?

言归正传,”自己的世界“首先要有个自己的房子。

把我想要每天玩耍的东西都加上,还有我喜欢的动物们。

房子建在地上太无聊了,树梢好像不错。

”家“建好了,看看周围有什么。

仅仅是画画太无聊,咱们来试试别的材料。

一个纸壳做的商店,里面各式各样的鞋应有尽有,可不只是给人穿的,还有动物,怪物,超人什么的。

有个破旧的大楼里住了131只猫咪,看,它们各不相同。动物们需要特殊型号的房间,比如长颈鹿需要很高的屋顶,小松鼠的房间里当然要有一棵树,给豹子铺上枯草地毯,还有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房间里有些不同的东西。

手头没有合适的画笔?干脆找些碎纸片,剪出形状贴在纸上吧,相信我,它们可能更能表达出你的想法呢。

学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我得去学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怎么一口吃下更多的饼干,怎么把动物的图案画在脸上,还有什么呢,快帮我想想!

像每个孩子一样,我也是喜欢动物的,如果不能养100只动物,那我就画出100只吧,每个都不同,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动物长得一模一样。

人也是如此,怎样让他们在我的纸上看起来不一样呢?很简单,去找些生活中的小东西,谁说一定要画得”像“才是正确的,你看,我妈妈就是这样一个顶着铅笔屑发型的个子小小的女人,我爸爸很高很瘦,怎么说呢,就像一根吸管,我的弟弟总是摔倒,就像一颗圆滚滚的鸡蛋。你的家人和朋友都是什么样的?

我也需要改变一下城市的样貌。

工厂大楼不要都是方方正正的,图书馆里除了书还有其他好玩的东西,街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坐在车里视野不够好,要坐车顶才够风光。

嗯,让我看看我创造的世界,还不赖嘛。

我的朋友一定想来玩玩。

让我想想,如果我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只用三种颜色,画出五个我最喜欢的东西,来吸引朋友来玩,我会怎么画呢?

好啦,今天我的世界就是这样。明天我还想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我有好多新想法,真是迫不及待。

还没完,看看环衬又是一片新世界。简单的图形,你能创造出什么?

合上书,感觉畅快淋漓。

*

现在你已经读完一遍,或者像我一样读了好几遍,迫不及待想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分享。

最有效的分享方式,我借鉴蒙特梭利育儿法倡导的“有准备的环境”,给孩子提供好素材,静观他们的反应。准备几张白纸,几张彩纸,一根铅笔,几根彩色笔(什么笔都行,颜色不用太全),一把剪刀,一个胶棒。

然后开始带领孩子翻开书,你可以按照书上的文字来讲,也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点看图说话。

可以不要一口气讲完。

可以停顿,让孩子安静的看一会图片,如果他没有提问或示意继续讲,你就在旁边看着一言不发地等着他小脑袋里飞速运转。

可以提问或引导孩子提问。

可以停下来画画或做手工,当然这需要孩子首先表现出愿望。

可以带领孩子去到家里的某个房间里面发现生活用品,它们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不需要强迫提问,强迫手工和强迫停下来,一切都慢慢来。孩子也许没有马上表现出动手的欲望,但他所看到的图片一定输入在了脑袋里,他需要一些时间消化加工才能再输出。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反复阅读,每次都有新启发,每次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新世界。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又会有心得解读和领悟。

它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式,更自由的创作,让我们对绘画作品除了“像”与“不像”又多出了其他的评判角度。

它抛弃写实风格,不局限于画材,画笔、拼贴、立体实物,动静呼应,冷暖结婚,增加情绪感染力。

它提供独特观察视角,抓住事物特点,摒弃“正确错误”观念,让每个人看见不一样的东西。

它提倡想象力与逻辑思维并存,以此为基础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这些都是小孩子最需要的。

*

儿童美术启蒙心得

  • 孩子天生是画师

在一次采访中,劳拉表示她并不赞同教小孩子画画这个观点。她说自己在接受艺术教育的早起,总是被评判画得好与坏,只有画得像才能拿高分,画得抽象一点只能得到差评。这会让孩子变得不安,而去画一些看似“正确”的东西。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给小孩展示画画技法方面的书,但其实小孩比大人画的好多了。劳拉想通过这本书传达的理念是,每个人观察事物的方式不同,表达在纸面上的方式也不同。不被成人设定的框架限制,这样画画的时候才不会落入俗套。

学龄前的绘画,更多的是表现性绘画,相对于写实性对现实事物的模仿,表现性更重视主管精神的表达,它的重点不在于对工具材料的运用和对技巧的掌握,而是对儿童内心世界的表现和传达。

艺术作品背后的想法决定了它的外观,每个人的绘画风格都应该与别人不同,而未经雕琢过的孩子最能做到这点。观察能力远大于技法的掌握,我们需要做的只从真实的世界出发,给他们提供各种观察事物的角度,来激发他们的灵感。

  • 艺术只需取悦自己

“我们的孩子,在大环境里沦为了训练机器,而对人、对人性他太陌生,完全不懂得感情是什么。”

——蒋勋《美是最高信仰》

懂艺术,懂美,懂温柔的孩子,不管以后成就如何,在自己一生中都将获得最有利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安抚自己的孤独。

艺术教育始于兴趣,但最后很可能也只停留于兴趣。不是每个人都要当艺术家,但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环境,一个被艺术浸染的环境。因为艺术所包含的审美的价值和人性共情是情商本身,而创造和表现美是孩子未来最大的竞争力,而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则事关他们未来的幸福。

美的技巧可以培养优秀的技工,但不是艺术家,艺术家一定是感受世界、表达自己。不为取悦别人,纯粹的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会在孩子心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驱力,也是艺术创作中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

  •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儿童艺术启蒙的真谛不是培养孩子未来成为艺术家,而是获得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儿童绘画启蒙的重点不在于让孩子掌握多少套路,而是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对用绘画来表达自己这件事感兴趣。

孩子的想象力基于生活,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很重要。你看书中那131只猫形态各异,看环衬页上208个圆圈形成了不同的图画,抓住独特的观察视角,才能表现出他们最显著的特点。

劳拉说,如果想试着鼓励小孩子们用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画画,那在书中就需要展示多种绘画方法。画画并不是非得用什么材料才行,而是要遵循自己的想法。

脑洞打开毫无约束才能让想象力起飞。而作为家长,对逻辑能力的引导能让创造力更进一步,比如平时通过阅读绘本,跟孩子讨论发生过的事情引导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这样能让孩子在用绘画表达想法的时候更自信更自由的发挥。

  • 只会用画笔远远不够

如果你在书店找一本教小孩画画的书,你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素描入门,水彩入门,或是涂色书这一类。说到让小孩画画,我们首先自然想到的是水彩、彩铅、蜡笔、水彩笔,有孩子的家里一定少不了这几类原料。被我们忽视的,更应该与这些笔摆在一起的还有彩纸、剪刀、胶棒、碎布、纸壳、石头、陶土等等材料。绘画的形式也不限于用笔在纸上画画,还可以引入其他工具、手工涂鸦或拼贴,让孩子感受关于美关于表达的丰沛体验。

“拼贴”collage,就是把你所能想到的材料,用胶水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作品。它对素材几乎没有限制,并且可以比平面的绘画更有情绪和感染力。而拼贴是一种被我们大人忽略的表现形式,你会发现,只有艺术家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才熟练掌握这种技法,因为它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

劳拉在书中运用了纸板、陶艺、布艺、实物拍照等多种方式,为读者们展示了创作的多种可能。他们或动或静,有形态、有情绪,非常好的展示了事物的特点。画画并不是非得用什么材料才行,而是要遵循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熟练掌握某种画材的用法,只需要把心里所想表达出来。

  • 什么是所谓“好”的作品

孩子天生具有概括、模仿甚至变形的能力,在具象上他们可能画的不够像,但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用画笔自由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画画是对现实的概括和模仿,只要孩子能抓住某件实物的一两个特点,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自己的表达和情绪,就算是一幅好的作品了。

当父母的都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孩子兴冲冲拿来一堆刚完成的艺术创作(我们家基本一批是30-50张),扬起骄傲的小脑袋睁着充满期待的大眼睛等着你的“评价”。你拿来这一堆纸,粗略翻了一下,深深的吸一口气,脑袋里跑过弹幕“这画的什么鬼”“怎么浪费这么多纸”“这又画的是啥”“怎么每张都差不多”……然后露出标准八颗牙笑容,提高八度音量说:“哇!宝贝画的真棒!”然后把一堆纸扔在旁边。

至少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对孩子作品的赞赏,当孩子满心期待的给你展示作品的时候,最忌讳无动于衷甚至批评指责。然而这夸的过于不走心,其实对孩子起不到什么鼓励的作用。你可以问ta画的是什么内容,或者带ta大胆猜测,三四岁的孩子,大概已经能准确说出绘画的内容甚至加入简单的情节,只需要结合你看到的和ta描述的,找出一两个你觉得很值得赞赏的点,拿出来重复一下就好。另外,对孩子来说,每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ta也许画了十几张同样的物品,但一定每张都有不同,如果ta愿意介绍,就耐心的听他讲故事吧。不需要追求任何意义,只让ta享受创作和分享的过程。

*

插画师网站和创意书籍推荐

以下都是我很喜欢的插画大师,看他们的画总能获得力量和灵感,还有一些与插画有关的网站,还有我很喜欢的国产脑洞漫画师,从生活中观察出乐趣,最后是推荐系列动手书。

Laura Carlin

Beatrice Alemagna

Julia Sarda

Oliver Jeffers

Paola Escobar

pen&oink

the academy of British cover design

浣熊无二(脑洞画师)

Vicky Bo(动手书系列)

*

“从这个真实的世界开始,让读者环顾四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灵感。”

——劳拉·卡琳

祝好,

小聪

为了两只熊孩子,我放弃了这么多…

| 羊小聪养小葱 |

灵感带来好心情

* 有关美食,育儿,设计,和,生活里的小事儿 *

***

突然发现,最近几个月状态很奇妙,跟几年前比,我似乎是完全变了个人。熟悉羊小聪公众号的朋友们定期都会看见我更新最近的带娃趣事,俩娃的第一年是混乱的过,现在蹦蹦会走路了有交流了,这一下子好几个月没更新,我掂了掂,嗯,又进入新阶段,可以分享了。

网上不乏这样的文章,细数当妈之后为娃牺牲的点滴。咱不说那些显而易见的,再说这些也不能叫牺牲,最多只算人生众多选择之一,每个阶段,当然选择对自己更重要的,不得不舍弃另一些东西。再说,舍弃的大部分东西是可逆的,等娃长大就又重新获得优先权,急什么呢,先来享受当妈,更确切说是当俩娃妈,人生的变化吧。

掏心窝子说点实话,看看我都放弃了什么。其实反过来这么看,当妈的需要放弃掉什么,才能一打二带娃更轻松。

1

面子—

面子这东西,是当妈之后第一位要舍弃的。

把这一条铭记于心,便能处事不乱,乱中还有序。

众目睽睽之下,手上的熊孩子突然给你表演苦情戏,紧接着是泼皮戏码,你接还是不接?跟他一起演,那就绕进他的圈套了。

这时候你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足够的定力,和厚实的脸皮,别慌别乱,先默念三遍,是亲生的是亲生的,不行再念三遍,冷静等他情绪发泄完。然后,面带微笑,眼带杀气,优雅的,从容的,把他带离现场。

从始至终,无论旁人什么言语眼神,切记不能自乱阵脚,孩子就是孩子,教养再好,他也有失控的时候,别怕孩子给你丢人,你跟他一起吼那才丢人。

2-

智商

智商这东西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我收回刚才说的那句是可逆的话。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来个重要的邮件,家里有事要处理,老公在跟你讨论事情,或者别的什么,你就瞪着眼睛,明明在听,但是所有事情都从脑袋顶端飘过,不留一丝痕迹。然后事情讲完了,你仍然在瞪着眼睛,好像还没听懂。该怎么处理?啊?回过神来。我不知道啊?

以前是什么样的,恨不得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事情来了马上能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分析给出abcd方案。

这是怎么了?

当妈了呗。

3-

记忆

你刚刚说什么?

我刚刚想跟你说什么来着?

等我看一下行程日历!

4-

穿搭

如果2018流行色是奶粉黄,番茄酱红,西兰花绿。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刚刚,蹦蹦一个粘满捏碎的香蕉泥的大爪子,无情的拍向我唯一幸存的牛仔裤,至此彻底宣告,我没有干净的裤子穿了,赶紧洗了烘干,下午出门穿。

娃断奶之后,又重回自由身,本来是置备了一批衣服想要把这两年死掉的臭美细胞重拾回来。可是谁能抵挡孩子那直直扑向你的,吃完酸奶还没来得及擦的小嘴,在你需要干洗的毛外套上留下的美丽印记。

现在出门,只要不是太正式场合,选衣服时候已经不是自问,这件衣服干净还是脏的?而是,这件衣服哪里脏?胳膊上有一点奶渍?不明显,还可以穿。

别问我为什么不洗衣服,我今天已经是洗了第二锅,衣架上的衣服还没干。

5-

友情

等蹦蹦上幼儿园之后,我会是个更好的朋友。

以前朋友聚会,流程通通安排妥当,玩完a局赴b局,从不怠慢尽兴而归,聊天时候还会耍活宝机智应答,对朋友的需求也是有求必应,热心帮忙。

现在呢,约局前都得确认好行程,然后决定是不是晚到或者早回,以不要太打乱两只孩子吃饭睡觉的节奏,聚会时候常常在放空只听不说。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孩子生活作息方面已经放的很宽了,可是两个孩子,不服不行,回家太晚的代价可能是哄睡时间加倍一夜睡不好,出门太赶的代价可能是二重奏哭闹加狂躁。权衡了利弊之后,我决定暂时做个不太靠谱的朋友,力所能及的尽量配合,但做不到的千万不能先答应,宁可丑话在前先说清楚,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张。

朋友们请理解,我不是绝情,是真的没有精力去帮忙。

6-

交际圈

只剩妈妈,准妈妈,和已婚育龄女青年。

所以咯,那些无法理解的朋友慢慢就没联络了,现在最坚固的友情就是妈妈之间的友情,尤其是两个娃的妈妈们,我们惺惺相惜,一个眼神对方都懂。

我记得欲望都市里,米兰达生了孩子之后,还想努力维系姐妹友谊,然后某集她孩子哭闹不止,邻居一位黑妈妈道出真谛:你的朋友们?如果她们自己没孩子,她们是不会真正懂的。

我有时候也懊恼能交谈的话题越来越局限,但是急什么呢,孩子很快就长大了,精力很快就回来了,只要有颗躁动的心,早晚又是好汉一条。

7-

气质

重要的是气场要hold住。

偶尔也是会穿的人模人样,背个亮骚的包,拎上两只熊孩子,假装时尚辣妈出个街,自我感觉爆表。偏偏这时候,包里手机响,赶紧找,翻了半天找不到,清包!只见这位刚刚路人眼里的辣妈,从她还算挺名贵的包里,翻出了,尿布两张,米饼半袋,奶嘴一只,乐高零件若干,最终,她终于翻到了手机!

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看个pi啊,老娘找手机呢。

又只见她,一边讲电话,一边从容的把尿布,米饼,奶嘴,乐高,放回她亮骚的包里。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8-

专注力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整块的时间太难抓,所以碎片时间要好好利用。沉迷在某个事情上几个小时,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五分钟以上就算沉迷。

有时候看他们玩玩具我会赶紧刷个微信朋友圈,点赞是有共鸣,留言就很奢侈了,因为常常打字打到一半,突然一只爪子过来把我拉走,或者是把手机抢走。于是我现在养成了用意念回复的习惯,就是都在心里回复过了,只是没有打出来,望周知。

9-

自由

这个词太奢侈,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请勿盲目追求。

凡事提前要计划好,做到心里有数,才不会乱了分寸。

我本是个喜欢把自己行程安排满档的人,并且恨不得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这个毛病一直持续到蹦蹦出生前,一个孩子,还能应付得心应手,安排好家里,还有一些时间做做自己的事。两个孩子,我一开始也还是照旧安排,结果就是把自己累得狼狈不堪,所以我现在也放得开了,孩子密集需要我的时间就这么几年,先把自己的事放一放,能等的就等等,不然追着时间的结果就是,自己紧张,还会把情绪牵连到孩子身上。

10-

羞耻心

没错,我承认就是懒,怎样啊!

以前碰到事是能做就做,现在是能不做就不做。

以前是身轻如燕,现在是能坐着不站着,能靠着不端着。

是有多懒?就懒怎么着。

***

祝好,

小聪

*

| 羊小聪养小葱 |

一个挺简单的公众号

* 有关美食,育儿,设计,和,生活里的小事儿 *

灵感带来好心情。

小聪原创,品质保证。

欢迎分享,谢绝盗用。

识别二维码关注。

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 littleconglittleyang

最近的文章:

一张图带你了解产后避孕措施

聪家厨房 | 经典黑森林蛋糕

哪吒闹海 |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聪家厨房 | 夏日冰饮青柠檬

哪吒闹海 | 婴儿辅食自己做 8-12个月万能食谱

哪吒闹海 | 第二次送走你的背影

预告:

聪家厨房

明信片

***

我,羊小聪,一个爱折腾的姑娘,

从事营销行业,喜欢写写画画,爱玩爱臭美,热爱生活热爱厨房,

现居德国,家有一夫两子一狗狗,产假闲不住中,在这养小葱。

欢迎来羊小聪养小葱玩——灵感带来好心情。